传媒之声
京西千年窑火重燃 四方协作在保护中传承琉璃文脉
发布时间:2023-02-25 10:22: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汤静怡)恢复古法琉璃烧制技艺,守护琉璃非遗代代传承,24日上午,“传承京西千年琉璃窑火暨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站启动仪式”在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

当日,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和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协作,签订关于琉璃公益与文化保护传承事宜的战略合作协议,见证拥有760年历史的皇家琉璃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活动中,四方领导为千年琉璃窑重燃的第一炉产品进行顶部施釉。随后,琉璃工匠将这批产品送入古窑。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代表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接力点燃窑火。

2023年2月24日10点33分,曾熄灭十载的京西琉璃窑火再次熊熊燃烧。
“我从学徒开始干这行,为琉璃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今天看着窑火重新燃起来,我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窑火重燃现场,作为接力人之一的老琉璃工匠李师傅眼眶泛红,难掩激动。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北京市琉璃制品厂,再早追溯到始建于1263年的琉璃窑厂,一直为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皇家建筑烧制琉璃制品。园区所在的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坐落于永定河龙泉湾西岸,被誉为“中国皇家琉璃之乡”。

2013年,因市场需求收窄、环保等原因,琉璃渠村的千年窑火熄灭了。如今,这座古老的琉璃窑,窑火重燃,化身为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再次与人们相见。

经过升级改造,园区不仅恢复了使用煤和柴进行烧制的古法技艺,而且严格控制烧制频率和燃煤燃柴用量,并配置了新型环保设备,对燃烧后的烟尘进行二次处理,使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在文创园建设的同时,园区请回了原琉璃厂的琉璃非遗技艺传承人及专业工匠,以老带新,让千年琉璃烧制技艺一脉相传。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表示,古窑重燃保护了琉璃烧制技艺的延续,也象征着琉璃文脉的传承。“故宫大修选择门头沟琉璃渠的瓦厂,是因为京西门头沟琉璃渠烧制琉璃瓦的历史悠久,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单霁翔提及门头沟琉璃渠一带盛产优质煤炭,可供烧窑使用,同时也盛产一种叫“坩子土”的黑色页岩土,是制作琉璃瓦胎体的上乘原材料。

国家级非遗琉璃烧制技艺北京市代表性传承人赵长安介绍,古法烧制可以保证产品外观和过去的琉璃瓦更为接近,同时也更能体现老师傅的技艺。
活动当天,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站正式落户园区,将进一步开展琉璃文化的保护、研究与推广。未来,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门头沟区政府和金隅集团四方将共同开展传统琉璃烧制技艺的恢复性研究,守护好这一簇文化圣火。
编辑:张东平
编辑:张东平
上一篇:“羊倌致富记
下一篇:河北武强:乐器产业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今日焦点
-
山西乡宁:小葡萄擦亮“大名片2023-04-30
-
第五届农科开放日推动科技科普惠农2023-04-23
-
三峡橘正香:一颗“开县春橙”的N种可能2023-04-19
-
浙江嘉兴:南湖菱歌谱新篇2023-04-19
-
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经营主...2023-04-19